子雲老師教擬答7
題目:
政府預算過程包含預算編製、預算審議、預算執行和決算審核四大階段。請問目前我國政府預算過程之運作有那些主要缺失?請依階段順序說明之。[105地特三]
擬答:
一、答題方向
我國政府預算過程為何,以及各階段的缺失是基本功,同學必須掌握。
二、架構安排
四大階段的定義闡述及缺失,可以分成「預算本身」的問題跟「機關運作」的問題。
三、參考擬答
(一)預算編制階段
1.就行政機關而言
(1)由上而下的預算編制,可能忽略人民的需求,預算編列項目與人民偏好可能有所落差。
(2)各機關由下而上的計畫作業與概算編製出現主管單位各自為政,各自編列所屬預算,容易導致本位主義,計畫重疊以及政績分散;此外,資源分配的限制,使年度施政計畫之規劃難以完整周延。
2.就預算案本身而言
在漸進主義的概念之下,總預算案內容可能無法具體表達計畫目標,而僅偏重於上年度比較之差異,不易顯示年度預算的施政重點,亦無助於預算執行績效的考核。
(二)預算審議階段
1.立法機關運作而言
以「政黨協商」主導預算之審議,協商過程中出現的討價還價與統包統刪,忽略政府預算的專業性。
2.就國會議員本身而言
國會議員為了自身選區利益,可能出現肉桶立法或滾木立法的情形,偏重選區私利,而不利於國家整公益。
(三)預算執行階段
1.預算本身問題
(1)預算編製因計畫不同,導致與執行情形出現落差,最後不得不追加預算或變更計畫,導致政府財政負擔增加。
(2)機關資本門預算執行比率偏低,機關主管為達到法定預算執行率,在第四季倉促消化預算,往往造成預算資源之浪費。
2.執行人員問題
(1)因規劃不周或執行不力、缺乏追蹤,以致執行進度落後。
(2)倘若承辦人員道德操守不佳,易發生貪污弊端。
(四)決算審核階段
1.就審計單位而言
綜觀歷年審計單位向立法院提出的決算報告,對於政府各主管機關所擬定的施政工作計畫缺乏整體的績效評估,以致流於「預算進度報告」。
2.對行政機關而言
地方決算查核常流於形式,審計機關提出的審核報告,對地方政府而言,不具強致力,地方政府無關痛癢,檢討過後之相同問題常一再發生。
四、延伸思考
財務行政的預算部分重點就兩塊,第一是「預算過程」,第二是「預算理論」,預算理論部分等等會說,預算過程部分同學必須有一個「整體性」的理解。
你,學會了嗎?
#子雲老師 #國考 #擬答 #政府預算過程